顯示具有 滑雪裝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滑雪裝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雪具托運

雪癌說滑雪,特殊行李11類跟9類,傻傻分不清楚🧐

​今年大家在買機票的時候,是否也有碰到搞不清楚航空公司的板袋尺寸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嗎?

由於七月去紐西蘭的時候,才差點被華航罰錢(我當時碰到的關卡是總長203公分的限制),所以這次要買機票的時候,就特別研究了一下星宇特殊行李的條款規定,但結果看的我似懂非懂...


SUSTAIN Daily Wear Base+ 抗菌機能蓄熱圓領長袖 試用報告

這次有機會試用HOMI寄來的Base+,這個冬季沒有出去滑雪⛷️,但騎車下山滑行的時候卻老是讓我冷到直發抖😬,因此收到衣服的時候超想立刻想去試試看效果,無奈一開始碰到陰雨天,接著又過年 😛 ,所以就一直拖到最近才試用,以下是使用心得分享。​



Demo ski - K2雪板測試

最近看到越來越多雪板測試影片,突然回想起上一季在中國試滑K2的雪板,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以自己目前在使用的HEAD Supershape i-Magnum 來對比,HEAD的雪板輕巧活潑,彈力好操作性高;而K2的雪板一開始滑我卻說不出有什麼特色(?🤨) 一種不慍不火的滑行表現,不過多滑幾趟後,卻開始覺得有趣,在滑Carving時像是玄鐵重劍在地上沉穩的劃出曲線,強力的在大地上切割而過不帶一絲猶豫,而過饅頭時卻又簡潔有力不拖泥帶水(黯然銷魂掌?),滑著滑著,居然有上癮的感覺😍。


2020/21雪季在萬龍測試K2雪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雪場試滑過板子呢?下次如果有機會在雪場碰到Demo ski,記得別錯過,通常壓一個證件調整一下binding就可以上場了,每個板子都有自己的調性,有時候試滑沒感覺,但偶爾也會發現跟自己超合拍的板子,然後不管合不合,都可以好好玩一下,也許,下一塊你愛上的板子就是它😉

同時PO文於FB

​===================================
❄️我不是在滑雪,就是在去滑雪的路上​
我是雪癌,你的全年滑雪教練⛷️​

#雪癌#滑雪#SKI#滑雪教練#旅遊#旅行#Travel#雙板#萬龍#K2#HEAD#滑雪技術#滑雪教學#CSIA



可折疊的Ski Elan Voyager

之前看到消息就對 Elan Voyager 很有感興趣,下班就這樣出發很可以😎,不知道這季有沒有機會可以在雪場碰到demo ski😍​



官方網頁
雪板數據 :
172cm (packed to 93cm) – 127/78/110 width / 14.9 radius
對折93公分,少於100公分很可以🤣🤣🤣

倍力康 bellicon 彈跳床

彈跳床,這個大家從小到大應該都玩過的東西,記得小時候就是很喜歡在上面一直跳,一直跳,至於為什麼要跳,其實就只是覺得好玩而已,然後印象中跳久了,彈跳床會發出拐機拐機的聲音~"~。

因此在前年第一次聽到小妮跟我介紹倍力康彈跳床,彈力好又不會吵的時候,就有引起我的好奇心。其實平時冬天在做的滑雪運動,有很多動作都跟平衡有關,尤其像是高階的滑雪動作,都有著更多的動態平衡應用,因此之前就有想要找些平衡板的器具來做練習,而彈跳床除了可以練習平衡之外,同時還可加強腿部肌力的鍛鍊,算是一舉兩得的訓練方法,因此在看了小妮貼的倍力康介紹影片之後就更有興趣了。

-------------------------------------------------- 我是彈跳分隔線 ---------------------------------------------------------

UNO 頸枕 / UNO PILLOW,就是一個好舒適

UNO 不是 UFO,台灣設計就是一個好有型 (≧◇≦)
2016-09-18 16.25.16

---------------------------------------------------------- 我是寶寶睡好,你睡更好分隔線 ------------------------------------------------------------

COIN HOME 零錢收納好好用

好簡單,零錢收納沒煩惱
2016-07-20 20.38.58

---------------------------------------------------------- 我是簡單好用也要帥分隔線 ------------------------------------------------------------

如何挑選滑雪安全帽及風鏡扣帶DIY

隨著這幾年安全意識高漲,滑雪安全帽也逐漸變成雪場上的基本配備了,如何挑選一頂適合自己的安全帽,整理0809年的PO文分享給大家

滑雪板保養篇,看Bill教你打蠟

2022/3/27更新,最近因為留言才發現2008年的影片又無法顯示,在這邊重新補上,希望下季台灣能順利解封,大家有機會雪場見囉~~~

-----------------------------------------------------------------------------------------------------------------------------------------------------------

許多雪友在擁有自己的雪具後,接下來就會問到,那雪季結束後雪板要怎麼處理?雪板需要打蠟嗎?
以我自己來說,以往在雪季末有機會的話,我會把雪板送到雪具店裡整理鋼邊打蠟封板,不然就是自己打蠟封板,如果當季沒有做修鋼邊或打蠟的處理,當季末要收板子的時後,會直接用WD40對鋼邊做簡單的防鏽處理,然後在收雪板的地方定時更換除濕劑(大約三月更換一次)。
不過如果你沒有機會送店整理,又想做上蠟保養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只有找打蠟達人或是自己打蠟囉~~~

以下感謝Bill熱心提供自己打蠟的影片
打蠟該怎麼打?其實很簡單,看影片跟著做,保養雪板超簡單!



雪板保養-看Bill教你打蠟篇 by Bill

打蠟需要的用具:
1. 熨斗(工業用熨斗,無蒸汽款式,可調溫更佳)
2. 刷子
3. 熱溶蠟(可買適合雪地溫度0到-10度之間的熱溶蠟即可)
4. 壓克力刮蠟板(不要使用鐵板,會傷板底)
5. 3M菜瓜布
6. 打光用軟木塞塊
7. 廚房用面紙(厚點可吸附髒東西不容易破)
8. 乾淨的抹布

雪板打蠟步驟及注意事項:
1. 依序用刷子、菜瓜布、抹布清理、擦拭板面,將髒的東西先處理掉。
2. 用清潔劑清理板底,塗一層約5五分鐘後用濕毛巾擦拭掉,再等板底乾掉即可。(如有使用清潔劑清理板底第六步驟可跳過,如果沒有清潔劑請依以下步驟施工。)
3. 先用蠟直接塗一層於板面上,以防溶蠟的時候熱蠟溫度過高直接接觸板面。
4. 熨斗加溫到剛好可溶化蠟的溫度,將蠟直接融化於板面,薄薄一層即可。
5. 熨斗使用旋轉的方式,將蠟均勻的推開至兩側鋼邊,推蠟的時候需注意熨斗的溫度不可太高,最好可保持熨斗通過之後表面蠟可快速乾掉,在重複打底的過程雪板的溫度會升高,注意熨斗不可過燙導致推過板面之後有冒煙的情況產生  <<< 溫度太高。
6. (如果有做第2步驟清潔處理此步驟可跳過) 利用廚房用衛生紙(較厚)放置於板上,將熨斗放置其上慢慢熨過,再擦拭的過程利用蠟吸附板底上的髒物將其清除,可來回一兩次以確認板底是否乾淨(可看衛生紙上面所吸附的蠟是否乾淨了),或是在熨斗熨過後,趁蠟還沒有很乾的時把髒蠟刮掉or用衛生紙直接擦掉,處理完畢最後再用壓克力刮板將多餘的表面蠟刮除即可。
7. 重複1.3.4.5.步驟,將蠟打於板面。(如果為雪季結束後的封蠟處理,第7步驟完成後即可,待下個雪季要上場時再做9-11的刮蠟動作即可。)
8. 打完蠟之後靜待20分鐘,待板底溫度降下之後,再將蠟刮除。刮蠟的時候請注意,從板子的一半往板尾刮,或是由一半往板頭刮 (9:45-10:07),壓克力板面需朝下/刮回,不要往外推出。(如不瞭解請看影片10:33-11:03秒示範)
9. 利用壓克力板的缺角清除鋼邊多餘的蠟。
10. 待蠟處理完成之後,利用軟木塞塊幫板子打光打滑,把蠟壓入填滿板底的毛細孔,可有效降低板底的摩擦力。
11. 最後用刷子跟抹布清理板面多餘的蠟之後,再利用菜瓜布於板底做出channel(幫助排雪),一般的channel一樣由板頭網板底推出即可,如果是春天的channel則用"斜角"的方式做channel。(由板頭往板底斜向推出)

(文字更新日期:09'04'21,感謝小玉的內容補遺 )
以上就是簡單的打蠟步驟,再次感謝Bill的熱情演出 XDDD


問與答
1. 打蠟的目的是?
A:影片裡的第一層蠟是為了要清潔(隨後就刮掉不要了,這蠟是髒的也請大家不要重複使用),基本上是沒有清潔劑時的另一種清潔方法,之後如果是季節結束要打的蠟,則可當封蠟,蠟打完後不需刮除,也不用打磨
再來如果是上場前做的處理,最多可打到兩層,第一層先打底,第二層再打磨打滑,其實就是要讓雪板在滑行時更順暢;打蠟時利用熱溶蠟的過程讓蠟在液化的狀態下溶入填補板底,熨蠟後刮除多餘的蠟,再用軟木塞把表面蠟做最後的壓蠟動作打光打滑,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創造光滑面降低摩擦力。影片上的示範是把兩層一次打完,畢竟要打到兩層蠟費工費時,大部分人滑雪時也不是比賽差那一秒半秒的,所以一次處理達到打蠟的效果就可以囉!

2. 用菜瓜布的時候會不會把打進去的蠟又刮掉了?
Bill回應:刮蠟的時候,蠟還是會留在板底原本就有的紋路裏(channels) 蠟會保持板底濕潤,保護板底使其不會太乾燥,不論你怎麽用力刮,在chennel裏的蠟還是不會被你刮掉的,剩餘的蠟還是足夠保護板底的。再來菜瓜布不會比毛細孔小,所以是進不了毛細孔去刮蠟的,只會把表面的蠟刮出一些channels。 channels的作用是要使板底比較不會吸住雪,imagine skimboard with smoth surface and sucking on to the sand...so by making channels the air get in between make it harder to suck on to snow, thus make it smoother when riding, especially in spring time where the snow is wet.

3. 雪板保養每年都要做嗎?(2022更新)
A:如果是在台灣的雪友,由於台灣的濕氣實在太高,不做保護鋼邊常常隔一季就鏽蝕了,建議保養至少每季做一次(不論是自己做或是送店家),才能讓雪板滑的長長久久喔。

4. 打蠟是不是厚一點不是可以撐比較久?
A:基本上薄薄一層就好,用軟木塞塊把蠟壓入填滿板底的毛細孔可以有效的效降低摩擦力,厚厚的反而對滑行沒幫助,不然大家打完蠟也不用刮蠟了~"~ 打蠟更講究的話還要考慮到不同的雪況跟溫度使用不同的蠟,另外還有channel設置的方向...等等(我自己是沒那麼講究 :p)

5.新板上場前還需要打蠟嗎?(2022更新)
A:以往的板子在出廠前都會用機器滾蠟過,但自出廠後到賣出其中經歷了多久時間?板子上的蠟是不是有變化基本上也不能確定,再來這幾年出廠蠟有明顯變薄變淺的感覺,所以現在新板也很建議打完蠟再上場,會讓滑行的狀態更好喔。

滑雪相機大比拼,Nikon AW100 V.S Panasonic TS3,你要選哪一台

年度防水相機在年初的TS3之後就沒其他機種引起我的興趣,夏天過後更沒去注意其他相關的訊息,不過今天在01上看蘋果S不是5的新聞時(S看起來跟5也沒差很多,大家就別太計較了~"~) 恰巧看到了最新的Nikon AW100評測。Nikon AW100乍看之下有幾分TS3的味道,功能性也不相上下,相較兩台同質性頗高,因此在下面做了個簡單的比較表,有興趣的雪友可以參考看看,也許有機會成為大家今年紀錄雪場生活的照相利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