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滑雪技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滑雪技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Demo ski - K2雪板測試

最近看到越來越多雪板測試影片,突然回想起上一季在中國試滑K2的雪板,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以自己目前在使用的HEAD Supershape i-Magnum 來對比,HEAD的雪板輕巧活潑,彈力好操作性高;而K2的雪板一開始滑我卻說不出有什麼特色(?🤨) 一種不慍不火的滑行表現,不過多滑幾趟後,卻開始覺得有趣,在滑Carving時像是玄鐵重劍在地上沉穩的劃出曲線,強力的在大地上切割而過不帶一絲猶豫,而過饅頭時卻又簡潔有力不拖泥帶水(黯然銷魂掌?),滑著滑著,居然有上癮的感覺😍。


2020/21雪季在萬龍測試K2雪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雪場試滑過板子呢?下次如果有機會在雪場碰到Demo ski,記得別錯過,通常壓一個證件調整一下binding就可以上場了,每個板子都有自己的調性,有時候試滑沒感覺,但偶爾也會發現跟自己超合拍的板子,然後不管合不合,都可以好好玩一下,也許,下一塊你愛上的板子就是它😉

同時PO文於FB

​===================================
❄️我不是在滑雪,就是在去滑雪的路上​
我是雪癌,你的全年滑雪教練⛷️​

#雪癌#滑雪#SKI#滑雪教練#旅遊#旅行#Travel#雙板#萬龍#K2#HEAD#滑雪技術#滑雪教學#CSIA



滑雪高級者推薦雪場 - 長野 白馬 八方尾根

滑雪高級者推薦雪場 - 長野 白馬 八方尾根(評分標準,五星滿分 ★★★★★​)

1.滑道難度 :
初級 ★☆☆☆☆ (滑道超陡,初學者上課真的腳超抖,除了雪場最右邊的咲花勉強合適初學者,其它滑道都太斜不適合初學者上課)
中級 ★★★☆☆ (滑道陡,動作練習較具難度)
高級 ★★★★★ (地形變化豐富,山勢陡峭,纜車快滑道長,絕讚的練功場地)
2.價錢CP : ★★★☆☆
3.全家滑雪(有小六以下的小朋友) : ★☆☆☆☆
4.Ski In/Out : ☆☆☆☆☆
5.交通方便度 : ★★★☆☆(交通時間長)


滑雪好玩在哪裡~~~

滑雪與一般運動不太相同的地方在於,大多數的運動 (跑步、騎車、游泳...等)都是不斷試著要在運動過程中加速,而滑雪則是少數相反,試著在運動中減速的運動。當滑雪下滑時,速度會受地心引力的影響不斷增加,這也導致我們必須在下坡的過程中想辦法減速,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力與操控性,而這也讓滑雪的運動過程中,感覺不用太費力?就可以完成的一種運動。


第一次滑雪,要選Ski雙板還是Snowboard單板才合適呢?

第一次去滑雪,到底選Ski雙板好,還是Snowboard單板好呢? 哪一個比較簡單? 或是我比較適合哪一種?相信這是很多人第一次滑雪的疑惑。🤔​


生活中的滑雪重心轉換

雪癌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把複雜的技術"說成白話"給你聽😁​

今天來聊聊滑Ski(雙板)的人碰到最多的問題,就是​
初學者想要併腿帥氣地把腳合起來!🤔​
會併腿的想要小轉漂亮把腳合起來!🤨​
滑饅頭希望腳不要打開把腳合起來!🥺​

​總之就是一個,為什麼我滑SKI的時候腳開開? 😤​
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你在滑雪轉彎的過程中,重心沒有適當轉換所導致的。​

那要怎麼適當的重心轉換呢🤔​
舉例一個我們每天會做的重心轉換動作,就是走路。​

試想,你走路的時候,是不是在前腳踩到地上後,才會開始把後腳提起往前踏。而滑雪由於是往下坡滑,所以會更像下樓梯時的動作。​

在下樓梯時,因為往前邁出的腳步多了高度差,所以有些人在下樓梯時是前腳尖先著地(不像平地時能踩到整個腳掌),然後後腳跟在前腳下伸的過程中跟著提起,這時因為是一個往下的動作,也順勢的產生一個衝擊力道至前腳上。但如果改變下樓梯的方法,在跨出的前腳尚未著地前,先試著讓後腳彎曲,然後在重心降低後再將重量轉移到前腳並全腳掌落地,這時不但前腳的衝擊力會降低,也更能控制前腳要著地的位置。​

相對滑雪也是相同的,當我們要轉彎時,也會有外側腳(下樓梯的前腳)要伸得比較長的問題,而這時候,你是選擇努力的伸出外側腳,還是先彎曲你的內側腳,以上哪個方式能讓你更好的去控制你的雪板呢? 也許下次滑雪試試看,你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喔!!!😉​


P.S 小轉跟饅頭的應用基本都相同,不過小轉動作快彎形小,饅頭有地形變化還有路線選擇的限制,會有更多進階的動作要一併處理,有機會我們以後再聊​。

#️⃣以後每周三都會固定PO文,想聊什麼沒有固定😜,大家如果有想要知道的內容,都歡迎留言或是私訊跟我說喔​

===================================​

❄️我不是在滑雪,就是在去滑雪的路上​
我是雪癌,你的全年滑雪教練⛷️

同步發文於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