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不只片面改變閱讀習慣,它是窮作家的原子彈!

以下文章轉載至 Mr. 6 - 趨勢.創業.網路.生活,查詢原文請點選下面標題

電子書不只片面改變閱讀習慣,它是窮作家的原子彈!

美東時間的星期二(也就是今天),哈佛大學的書店即將推出一台非常特別的機器,這機器叫做「印書機」,號稱是繼咖啡機之後,人類最期待的一個新發明?

因為,它可以在4分鐘內,印一本300頁的書,熱騰騰的交到你手中。你說,書就在書店裡,請店員幫你找一本書、拿到櫃台結帳,可能不要一分鐘,又不像麵包一定要吃熱騰騰剛出爐的,幹嘛還要「現場印」?顯然,這機器要印的不是書架上的書,而是「網路上的書」。

初試啼聲,這台機器目前先可以印Google Books裡面的200萬本「書」,接下來,它一定還可以印網路上的其它書!這台機器和後面的架構的提供者是一家叫做「On Demand Books」的公司,這家公司從2003年便創立,可以想像,這六年來它一定撐得很辛苦,還好,團隊撐到了今天。今天,突然所有的結都解開了,機器搬出來了,哈佛的學生圍繞著它轉了,要它印書了,說不定很快就可以獲利了。

今年、明年將是所謂的「電子書」百花齊放的一年,大家也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大家都提出自己的硬體閱讀器,有的是如Steve Jobs所認為比較可能成功的、搭配在多功能硬體中的電子書軟體,有的是下載到PC電腦、完全純粹的軟體(已經開張並且在賺錢了),到底哪一家會「勝出」?還是通通只是一場熱潮?我們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是,從今年開始,人類最重要的一個工具,甚至比相機還重要的工具,即將面臨數千年來最大的革命。這對我們有什麼意思?

對電子書硬體、軟體商人來說,他們將「想盡辦法」讓我們人人手上都買一台電子書;對我們庶民來說,我們的機會卻不是在「閱讀」,而在「寫作」

本來就是!世界上已有這麼多的作者,電子書暫時無法讓他們的作品「更精彩」,即使哪家閱讀器真的能做到把書變成互動式的,這些書還是要先經過「這種形式是否有人要看」的問題,畢竟這些充滿互動的書,早就在網路上有人試過了,全部都沒有成功!不過,由於有這些閱讀器,書的「通路」突然變多了,變得無限多,反而是對於那些一生潦倒鬱不得志的窮作者來說,所有的大盤商、經銷商、書店…甚至連出版社,通通都可以「繞路」過去,不需要捌著他們的裙尾、以接觸到幾千萬名的讀者了!所有的閱讀器、閱讀軟體、甚至哈佛大學的印書機……都在想辦法幹掉目前原書的通路,他們一直改善、一直促銷的結果,明年一定會展現,大家可以接受閱讀機器的程度只會提高、不會降低,每多一個閱讀選擇,這些書店就會被衝擊一次。書店不會不見、實體的書不會消失,但是,有一大塊,會被挖走。得利的,一定是某一家真的抓到使用者的硬體或軟體,或許是哪個iPhone App的創業家。不過,真正得利的,肯定正是寫作的人,如果說,十五年來網際網路是窮「創業家的原子彈」,你做出好香腸可以繞過家樂福和大潤發大賣場直接對群眾銷售,你做出好的社群網站可以打敗Yahoo!、Google讓他們買下,那麼,電子書的世代就是「窮作家的原子彈」--

最近,我正在幫剛滿月的女兒取名字,竟然考量到,如果女兒未來想「寫作」,哪一個名字登在報紙、寫在書封,看起來不錯?

我想像,她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從第一個字開始學起,一直到組成片語、拼成文章;我不care她對於電子書是什麼感覺,我care的是,她對於「寫作」是什麼感覺?

她要如何迎接這個「寫作」的世代?

一周前,我在Facebook的Mr.6粉絲專頁寫了一篇小文,引用了美國學者最近提出一個驚人研究報告,他們找來一群小學生,有二年級、四年級、六年級的,將他們分成兩組測試寫作能力。其中一組必須用「紙筆」來寫,另一組則必須用「鍵盤」來寫。當老師叫他們寫下一個創意句子,或寫一篇創意文章,這時候,「拿筆的」竟然變得比「打鍵盤的」寫得還長、還多、還好!

這篇小文,我所下的註解是:「手寫竟然比打字還快?這下可樂壞了保守老師,也讓電腦人更囧了。」

我說,「或許是英文才會出現『筆比鍵盤快』,若是中文,寫名字我不敢講,寫作的話,用鍵盤寫作應遠比手寫得還快。」

最後我的結論是:「小學老師早就該把作文考試全面改為電腦打字了,文學應會更復興吧!」

下這個結論前,已知道這會是一個心直口快的結論,反應肯定不佳。果然,網友們紛紛表達這是「太有創意的結論」,紛紛不認為這樣的結論是ok的。我摘選幾則精彩留言如下:

毛羚:「有時候寫報告文章時,我還是會用『筆』打草稿,感覺想法比較多。」

Elvis Cheung:「始終手寫作文有多d靈感,遇到唔識打ge字就卡住啦。」

Achuan Lee:「習慣紙筆書寫文章的人,似乎在語言溝通時表達精準的速度較快,因為手寫用詞用字或內容架構修改慢又麻煩(尤其是遇到需要手寫非可隨意重寫之文件、信或稿件),長時間練習下來,語言溝通也自然架構較精準完整又快。」

Alva Chen:「嗯,應該要先寫字,打鍵盤是長大後的事~千萬別讓美美的中文字失傳了,到時大家只知道注音和倉頡,那一離開電腦呢,不就什麼都不會了!」

Simon Chen:「其實我也很希望小孩作文用打的阿,但有個情況可能會發生:那就複製貼上的問題阿!你小孩子也會抄,那我會說,至少他抄過。」

Sophia Tai:「如果基礎沒打好,打出來的文章也是錯字百出啊!!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時下的八年級生打出來的文章多半不能看,第一他們把作文當網誌寫,語助詞一堆,第二,電腦用太多,因為打新注音很方便,電腦都幫你選字選好了,導致真的需要動筆寫文章時才發現根本不知道哪個字是哪個字!!重點是!用電腦用久了真的會影響中文能力(像我現在就是啊= =)。」

Pighead Wang:「把作文考試全面改為電腦打字, 大概會更慘,因為腦子裡的東西沒換。」

Kody Trend:「用手藉由筆的傳遞,可以感受到被寫的介面上的回應,自然可以刺激腦部的活動,每個活動對於創意的反右來說是最佳的方法 ( 個人認為是這樣),如果是靠電腦或是鍵盤來說,美一次的動作做回饋的反應,一直都是固定的,這樣對於腦部刺激自然會少了很多。」

在59篇留言中,幾乎所有的留言,都不支持「全面改用電腦寫作文」的論述,也讓我反省,學到了一課,原來,大家對於「手寫作文」,依然有這麼深的喜愛,而我也變得更迷惑了,因為我自己的經驗,顯然和大家非常不一樣──

從15歲開始寫日記,寫到24歲,一直都是手寫,我每天寫600字,寫在活頁筆記本;我的筆記本是有挑過的,所以總要請家人回台灣時順便到台北的書店,依我的規格要求購買一堆活頁筆記本。後來,我這樣寫了30本手寫日記後,到了西元2000年終於轉而打電腦。

還記得,剛轉用電腦敲打日記的頭一星期,由於長期在國外,我還不會使用鍵盤打中文,每打一個注音,都要找很久,第一周寫得很痛苦,第二周就暫停了,回去用筆寫。

就在這時候,我發現了鍵盤寫作文的妙處。我發現,即使打得慢,我文章的量與質,依然比手寫得好過太多。我就大膽假設,打字若打得很快,應該能寫得更好,於是,過了兩周,我再次嘗試電腦日記……一直到今天。

我發現,用電腦寫作文,至少有兩點特色:

一、因為,打字的速度基本上還是比拿筆還快,因此打字寫文章,可以真正做到「一氣呵成」。我指的一氣呵成是說,完全不需要思考,就霹哩啪啦如閃電的將腦子裡的所有思考都敲進去;它可以將你畢生所有最奇特的靈感,在腦中稍縱即逝之前,瞬間敲到「紙」上,連自己的眼睛都無法相信這是自己的作品。

二、由於文章是可以修改的,所以剛剛這一則「一氣呵成」的作品,儘管只完成50%,卻可以再利用非常短的時間,就回去修完了剩下的50%。其中可能包括前前後後的大變動。完成了這篇文章,可以立刻對網路發佈,甚至在未來透過電子書的各種管道發佈,有興趣的人可能在你寫文一小時之後,就可在哈佛大學的印書機印一本熱騰騰的新書了。

那麼,為何大家的看法,都是不應該拿鍵盤,應該拿「筆」?這和手寫的迷思會有關係。手寫字是一種藝術,連國外都在討論現代歐美小孩已經不太會手寫字了,怎麼辦,更何況是中國字,美麗的中國字!問題是,我們問問大家,目前有在寫文章的請舉手,有沒有完成過任何一篇,即使是短篇也好,真正的作品?

藝術反映著人類的現況,已經有幾億名的古人,為我們用當時的藝術寫下了人類的盛況,現在,我們要用新的工具來創造新的藝術,而,現在對於作者來說,有了強大的工具,有了強大的通路,是史上奇特的好機會。從前的詩人,到了某驚世之湖,在湖畔涼亭的柱上刻下一首絕世七言律詩,等到他紅了,後人才跑去看看他寫什麼。今天,人人可以用磅礡的2000字,敲出心中的每一絲角落,待鍵盤輕輕一敲,就丟到了無數人的手上,整個地球都要揚起塵埃。

我看好電子書,並非看好它的軟體,而是它對我們這些「作者」所帶來的長期利益,因此在兩個月內便發起兩個團體,「未來文字團隊」與「網路讀書聯盟」,其實是一條線的兩端,一端是製作,一端是閱讀。我們在兩邊,都會用一個學習的努力態度,圈一個自己的位子,席地而坐,等待今年跨年時,一齊欣賞電子書的煙花。

2 則留言: